借 Tinder 推广 Fun Matters 后感
作为推广艺术家及卖画的品牌
怎么可以起这样的标题
(Tinder 是个约会软件)
大家七月三号吉祥!在前两期[本月有意思]系列中,我们本想专注地给大家推荐画儿。可有天我跟 Huan 开视频会时,她震慑力颇强的大眼睛隔屏盯着我说:“我觉得我们不能只做看似简单直接的事情,只推荐作品,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品牌的初衷,fun 才是灵魂。微信我们放开来写比较好,不要想品牌应该咋样。” 我当时被我的这位在柏林养着一岁半萌娃而逻辑思维依然优异的 Fun Matters 合伙人震了一下。
Huan的娃在柏林过端午节
无独有偶,过几周去见我的前老板,一位知名当代艺术家时,我们扯了2020年林林总总的各种看法八卦心得体会,国际国内,艺术、非艺术圈等等等等,后来她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
这个时代大家都特别趋同,如果有条件自己做事,就要决绝地做出自己的面貌。也许就 ‘撞出来’ 了,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随机。撞出来自然好,哪怕撞不出来也是顺着自己心的。如果越要往趋同的那个方向靠,不仅自己会拧巴难受,也基本没机会 ‘出来’。
自从离开她的艺术工作室成立 Fun Matters 这一年多来,我们从严要求的老板和勉强达标的下属关系变成了一个更像良师益友的关系。我深觉惊诧的一点是:这位大艺术家看似深居简出,在北京六环外偏安一隅,但她感受时代的脉搏的能力和敏感力是超一流的。
鉴于以上,那 Fun Matters 就继续 fun 吧!卖画和推荐艺术家及其作品之余,本文老老实实地交代下 Fun Matters 自5月底起的一项新实践及为何要这么做。
从认真交友到多元投放
到个体化抵制系统惯性
到与系统共存
这个段落标题有点吓人。先科普下 Tinder,这是一款线上聊天交友软件,我本人大约六年前开始使用,当时住在上海。其功能广泛,偏向西方文化中的 dating / 约会,或严肃活泼的处对象,或纯聊天或结交 “各取所需的朋友” 都包涵。我在 Tinder 上的各种趣事妙事和回忆诸多,我也毫无偏见地视工具为人类服务,并认为 Tinder 是都市新社交方式的必然产物。只是,2020年5月底的一个晚上,我发了以下这么个朋友圈。
灵机一动,遂于朋友圈宣布
起因是:在今年5月,我2019年在 Tinder 上认识的一个朋友搬家后有天突然从 Fun Matters 购入了几张画作。他的原话是:“性价比很好,我喜欢画面和艺术家的选择,也喜欢品牌呈现出的感觉。反正哪里买都是买,我信任你也愿意支持你的business。” 当然他知道 Fun Matters 是我(年幼)的事业,我有多么热爱它云云,但讲真,他这么自发主动地成为 “客人” 是出乎我意料的。所以5月底的这晚,我突然想到他这个例子并意识到,看来很多我压根没想到的人群可能也会喜欢 Fun Matters。我可以用 Tinder 拓展潜在客群!可以破圈!我和 Huan 做 Fun Matters 孜孜不倦的主旨之一就是走出艺术圈的惯有客群。我冷静了一下,因为Tinder 还是一个视觉为主导的 app,自己的照片得美才行,才会有人给点赞,而彼此互相点赞方能 “配对”, 进而展开对话。可,不怕,咱有腿。
第一张有腿,第二张有我
再者,我心理建设了一下,我这算是骗感情吗?我问自己,如果在 Tinder 上推广 Fun Matters 之余,邂逅佳缘,整不整?整啊,何乐不为呢。而能跟自己处得来,能拥抱 Fun Matters 精神的人,必须是心态开放,open-minded 的人。如果在 Tinder 上仅因看到我在推广,就给我贴标签,乃至被冒犯的人,自然也无法成为我的朋友,更不会喜欢 Fun Matters。
况且,为何我们要被系统性的惯性思维裹挟?比如觉得一定是推广或约会交友二选一?比如女性在交友 app 上往往是那个猜对方想要什么的角色?为什么不可以跳出这些系统性的压力,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以上的初衷。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实践,颠覆下日常对 Tinder 的惯有用途,进而找到与之平和共存的方式,也能使 “工具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完全臣服于 “工具逻辑反控人类”。
想通这些后,我就开始了“在 Tinder 多元投放 Fun Matters”的实践。
Tinder 页面,有图和文字
想认识 Tinder 市场部的人呢
想问问 ta 我这广告感人吗,欢迎大家文末留言
那本月
怎么有意思了?
有了这个目标而倍加勤奋的我,在 Tinder 会挑一些看似有点儿艺术气质或潜质的,看似心胸比较开阔的男生来点赞,很快有了不少配对 / matches。可一开口才是新的考验,如下。
以下为免费教学案例,大家不用谢,转发点赞点在看此文即可。
我
Hi Hi,我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独家代理国外的艺术家,所以我希望走出艺术圈,认识一些圈外的朋友,不知你是否对艺术感兴趣,愿不愿意先交个朋友?
A的反应
没有回复,过两分钟再一看,人家把我给秒删了。
灰字皆为 Huan 的点评:大概觉得你太奇葩了,怎么还在Tinder上做起了推广?
B的反应
对方是先打招呼的,看我这么一自我介绍,就不回我了。
美腿是很吸引人,可惜没有耐心了解你说这段话的缘由和你这个人。
C的反应
没有回复,也没删我。
估计没时间?或者是懒。。
D的反应
聊了几句,之后突然灵魂拷问:“所以你究竟是来做生意还是来交男朋友的?”
完全理解这个问题,小伙子很正常。
所以这么下来,跟我聊天的人也不多。能听到他们一些对 Fun Matters 和对艺术的见解,包括对我们做这事儿的好奇,让我特别有收获。也发现这个世界不全是信奉二选一二元论的人 —— 那种一旦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目的,多一步都不愿意踏出的人。这也是一种双向的信任,我对心胸宽广的,目的性没那么狭窄的人有天然的好感,也对他们好奇,成为朋友的几率也大一些。往往这样的人也愿意多花一些时间 “去认识” 一个新朋友乃至去了解本来不熟悉的领域。他们也会有自己对 Fun Matters 的作品有最直观的喜好,也许因为他们还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去感知吧,包括交友,包括对艺术。
我被这么认识的一位做人工智能的新朋友问能不能用他行业的语言解释明白 Fun Matters 的意义。作为一名月亮星座在双子座的白羊座,表达能力没有在怕,我还真圆明白了:
Fun Matters 在保证海外艺术家独家正版授权的同时,从价格和购买轻松度上都降低在家拥有艺术的门槛。
第一,我们相信需要与艺术生活在一起,被之陪伴,才能接收到艺术给你的能量。所以仅去看展览是不够的。
第二,我们选择的艺术家作品都自带情境,不需要过多阐释。你直觉喜欢哪个,便于你是 “对” 的。
在我们的价格范围内 600-2000元,配有正版授权证书和钢印。我不会骗你说买它们会升值空间,所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买就对了。
这才是抵御 “人工智能大数据推送” 的艺术品购买方式嘛,是艺术购买 “破零 / 从0到1” 的第一步。
跟几位新朋友聊到了他们的
Fun Matters 心仪作品及原因
构成了本期的[本月有意思]特别版
_When Tinder meets Fun Matters_
#01
《我开始遗忘你的面孔》
男,电影行业,30+
我觉得这张画中人的双眼被遮住很有意境,最后一只鸟飞的方向也不是特别清晰。有只鸟还到了画面之外。也喜欢画的名称。
扫码直达该作品
#02
《酷炫宇航员》
男,广告行业,30+
画面冲击感强,酷又不俗。
雪心想:你看人家都不愿意跟我聊天,就说了这么一句。(但好在是人家主动来跟我说他喜欢啥的。傲娇脸.jpg)
扫码直达该作品
#03
《有信心的一跳》
男,互联网医疗 / 中医,25+
这幅画叫做《有信心的一跳》,当面对狂风暴雨,大家都慌了手脚,再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被裹挟着随水波摇曳,骚动起舞。但我愿在以头抢地之前,享受片刻的自由,哪怕还穿着泳裤。之所以选择这幅画,是因为“在高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作为宿命论的一员,我爱这幅画给我带来的冲击。
雪心想:这位中医专业的朋友真厉害!
扫码直达该作品
总之这项实践会继续!我们花重金开通了留言功能,本文开始可以在文末留言啦。请大家在文末积极留言,让我们觉得这钱花得值。要像个品牌的样子?好,那我们说句:“喜欢就请大家转发,点赞,点在看!”
text_白雪、Huan
images_Fun Matters
editor_XY
往期回顾
以下请重新了解我们的真 logo 色。
为了这期,全文的色都改成了
Tinder logo 的颜色。拼。
你知道吗?我们花重金开通了留言功能,
请大家在文末留言,让我们觉得钱花得值。
哦,想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吗?
关注 Fun Matters 微信号吧。
读读过往文章吧?
入微店看看吧?
收藏微店吧!
加客服微信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